“今年,我真切体会到保险的好处”
点击次数:2025-10-09 09:09:25【打印】【关闭】
“以前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我们拿水泵白天黑夜不停地抽水,也不顶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出彦村种粮大户伊健卿望着绝收的葵花地面露愁容,“都长一人多高了,但一下雨,积水将近3米深,真没办法。”
7月下旬,连续多日的暴雨侵袭,让内蒙古多地陷入洪涝困境,土默特左旗也不例外。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于9月25日走进受灾较为严重的北什轴乡。洪水虽已退去,但痕迹仍清晰可见——田地里仍有部分积水,被泡了的玉米发黄打蔫。在伊健卿眼中,这次遭灾后,保险可派上大用场。“如果没有保险,今年冬天都不知道该咋过。”伊健卿算了一笔账:“按照大约5700亩种植面积,我今年投入了600多万元,没有保险的话,我就要损失400多万元。”
对于承保土默特左旗农业保险的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而言,能让农户明明白白拿到赔款,近几年推行的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功不可没,这不仅提高了定损理赔效率,更在农险精准承保、精准理赔(即“双精准”)的基础上减少了争议,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满意。
天——
遥感绘制农险“数字地图”
在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会议室的大屏上,一幅卫星遥感技术绘制的农险“数字地图”让村里每家每户的地块都清晰可辨。“开展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工作太有必要了,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形成的全村种植地图非常清晰,能够标记并区分每户种植的土地和投保情况。”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忠文说。
2024年底,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推进我国农险“双精准”、提升投保农户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乡村振兴业务部/农村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贾连庆介绍,该分公司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等技术手段,以地理空间图谱、保险业务逻辑、数据智能为三维支柱,以大联合、大协作为行动准则,构建农险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决策闭环的全链路体系。其中,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快速监测和评估农业旱涝、病虫害等灾害信息,估算区域范围的农作物产量。遥感卫星能够快速准确获取地面信息,使发展精准农业成为可能。
“核查工作主要依据作物生育期—生长状况—初次灾情—暴雨叠加灾情四个阶段的遥感数据,以及前期查勘结果进行更加全面的数据、影像采集工作,确保查勘定损科学性、政策落实严肃性。”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乡村振兴业务部/农村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迟海红表示。
目前,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已通过卫星遥感分别采集6月30日、7月22日、8月25日及之后4个关键时点的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作物生长期影像图谱与生长状态评估报告。
空——
无人机技术助力精准定损
“嗡嗡嗡……”在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乡村振兴业务部/农村保险事业部员工张贺景的设定下,无人机高高飞起。
2022年毕业就加入中华财险的张贺景告诉记者,这是在进行无人机复查工作。“依据遥感报告针对绝收地块复核受灾面积,对照遥感影像地块坐标位置确定受灾农户清单;依据遥感数据及无人机复勘数据划定未绝收区域面积及坐标点,转地面人员查勘。针对部分禁飞区域进行人员查勘。”张贺景说。
飞行区域面积124.19平方米、飞行高度79.9米、速度8.2千米/小时……在张贺景的操控下,无人机在田地上空查勘拍照,每几秒就拍一张照片,结束飞行后会自动形成一张全景图。“无人机飞出来的这张图是精准定损的重要依据,也是跟农户沟通的关键所在。”张贺景说,“通过无人机,能够准确测算投保地块种植面积,采集的数据可用来评估农作物风险,并为受灾农田定损。”
地——
地面查勘精准检验理赔
保险理赔不仅要精准,还要做好群众解释工作。这就需要查勘人员这支“地面部队”向农户说明方案,让农户明明白白拿到赔款。
在推行“双精准”的过程中,农户体验感越来越好。伊健卿笑着说:“现在保险公司服务可太好了!我在中华财险投保很多年了,以往灾不大、感触也不深。今年,我真切体会到保险的好处。灾情发生后,他们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询问受灾情况。听到我资金周转不开,立刻预赔付25万元,还送来一个水泵。有了钱,我就开始自救。我雇人帮我抽水,先挽救一些受灾不太严重的玉米。现在又有了赔款,让我明年又有了播种的希望。”
在“双精准”要求下,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已将农险分为承保前、承保中、理赔时3个阶段,通过数据串联实现“承保精准化、风控实时化、理赔精细化”——
承保前:用“基础地块+流转地块+作物分布”一张图构建标的“数字身份”,包括权属清晰、种植主体明确、作物类型可追溯,解决保什么、谁来保的承保痛点。
承保中:用“承保标的+生长监测”一张图形成标的“健康档案”,包括位置动态锁定及生长风险预警,实现风险早发现,预案早介入。
理赔时:用“灾害损失图”一键关联历史承保标的与生长数据,生成“损失评估报告”,解决哪里受灾、损失多少、赔给谁的理赔核心问题。
“承保不精准,理赔很难做到精准。”张忠文表示,未来要在继续推进“双精准”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AI技术在定损模式中的应用。